近日來,瑟瑟寒風時刻提醒我們,棉被里的世界最溫暖,茶香氤氳的室內最愜意。 每逢凜冬,我們都不自覺進入養生狀態,一方面固然是不愿生病,另一方面,也是在冬天不自覺渴望溫暖。 冬天要養生,大雪更是重中之重。 今天是2021年12月7日,農歷冬月初四,大雪,冬季的第三個節氣。 大雪象征著氣候的變化,它不是下雪,而是降溫。在這時候,注重養生的人,往往都得了解這些知識。 大雪·習俗 大雪這天,傳說有一種叫寒號鳥的動物,夏天有毛,冬天無毛,夏天歌唱而冬天凍得無聲。 冬天是陰氣最盛的時候,但物極必反,陰氣最盛的時候,也是陽氣生發時,隨著陽氣萌動,老虎開始有求偶的行為。 不僅動物,有一種叫“荔挺”的蘭草也在此時開始抽發新芽,為春天的到來提前做準備。 此三者謂大雪三候:一候鹖鴠不鳴;二候虎始交;三候荔挺出。 雖然經過現代科學證實,寒號鳥其實是一種叫“復齒鼯鼠”的生物,但這種說法還是一直流傳著。 每一個節氣,從“三候”特征開始,又在習俗上停留。 大雪習俗有二,一為腌肉,二為進補。 腌肉 俗話說“小雪腌菜,冬天腌肉”。 大雪過后天寒少雨,肉、魚、雞之類的肉又難以放久過冬,于是古人想出了腌肉的方法,將肉腌制,好在惡劣的環境里長久儲備,以此越冬。 到了現在,古人生存上的智慧結晶,變成了我們喜聞樂見的“腌肉”活動。 進補 《黃帝內經》:“冬三月,此謂閉藏。” 俗話又說:“冬令進補,春天打虎”,也道出了冬天進補的重要性。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,大雪已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,不少人片面地認為,進補就是多吃營養價值高的食品。 其實不是,進補是要通過養精神、調飲食、練形體、適溫寒等綜合調養,以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。 大雪·養生 何謂養生? 養生是通過自身作息、飲食、衣著等方面的調整,來預防將來可能出現的疾病,保持身體的健康。 大雪帶來的變化是悄然無聲的,在我們不知不覺中,一夜睡醒時,氣候變了,身體也隨著自然規律而發生改變。 冬天寒氣逼人,最好的養生,就是生熱,用自身的熱量對抗外界的冰涼。 第一熱:飲食 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,適當吃一些牛羊肉,增加自身熱量。 身體為了抵御嚴寒,會增加體內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,以產生更多的能量來對抗寒冷,而多吃牛羊肉,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過冬。 第二熱:腳保暖 俗話說“寒從腳下起”,腳離心臟最遠,血液供應慢而少,而且皮下脂肪較薄,保暖性較差,一旦受寒,極易使人體抗病能力下降。 適當泡腳,給腳以溫暖,不僅能夠舒緩疲勞,讓身體得到放松,還會加速血液流動,讓整個人更暖和。 因此數九寒天時,腳部保暖尤其應該加強。 第三熱:起居御寒 冬天日照短,黑夜長,人的作息也要遵循自然規律,早睡晚起,尤其不要熬夜,也不要過早起床晨練。 此外,冬季防風,我們常將窗戶緊閉,室內的空氣不流通,對健康反而不利。正確的做法是在防風的同時,適當開窗通通風,保證空氣的新舊更替。 衣著上注意保暖,及時添衣,早上起床不要驟然受冷風。 唯有自身溫暖,才是抵御寒冬最好的養生。 《江雪》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,萬徑人蹤滅。 孤舟蓑笠翁,獨釣寒江雪。 大雪不是下大雪的意思,而是降溫。此時局部有暴雪,多數地區也變得寒冷。 我們通過“大雪三候”,知道自然氣候的變化,也通過養生建議,懂得大雪養生還需自身熱。 大雪是個充滿詩意的節日,自古以來,無數文人墨客為它作詩,多少孩童在它的氛圍里玩耍。 但不要忘了,大雪,終究是降溫與冷。 杯小茶溫馨提醒各位茶友,無論天南地北,都要注意嚴寒保暖、注意養生,多喝茶益氣暖身,散寒溫潤,平安過冬!